在戚机厂,我们了解了火车的发展史:有烧煤的蒸汽机车、烧油的内燃机车、还有电动机车;火车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六代,车速越来越快,用“风驰电掣”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!当我们看到厂区模型沙盘时,都震惊了,这哪里是一个厂,分明就是一座城啊!
我们来到北厂,登上火车头,走进驾驶室,当一回驾驶员,看到驾驶仪表盘上那一排排按钮,我们这里触一下,那里摸一下,按一按,摇一摇,仿佛火车真的在我们的控制下跑起来,在铁路上咆哮着飞速前进。出发了!我们的心似乎也随着火车跑起来,越过田野乡村,跨过大河桥梁,穿过高山沟壑,奔向我们梦想的远方。
横林实验小学四(2)班 朱子墨 指导老师 吴蓉梅

听完解说员的介绍,我迫不及待地跑上了火车驾驶室,这是一个窄小的空间,但它却有足够的力量带着一列火车在大地上飞驰。我对这儿的一切都感到新奇,座位前的操作台上镶嵌着一个个小巧的按钮,有起机、喷洒、喇叭等。如果我按了“起机”,火车真的会跑起来吗?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我伸出手指轻轻地往下一按,顿时,火车“叮铃铃”“叮铃铃”地响了起来。哈哈,真有意思啊!
参观了戚机厂,一种情愫在我胸中不断涌动。对!我们要好好学习,长大后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。
横林实验小学四(2)班 朱翊宁 指导老师 吴蓉梅

最让我喜欢的火车头是“雪域神舟”。这辆火车有着超强的本领,它工作的环境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地带,环境极其恶劣。高原上常年空气稀薄,人们呼吸都很困难,也使得火车能源燃烧不充分。聪明的技术人员想了一个办法来克服这一个困难:让火车自带补氧机,既解决了燃烧不充分的问题,又让行驶在这条生命线上的乘客能正常呼吸。这条轨道上经常有风沙雨雪,平原火车头便无法在这里行驶,技术人员们反复试验,在火车头底沿装上人字形铁挡片,这种铁挡片遇石铲石,遇雪铲雪,扫清前进中的一切障碍,所向披靡,真不愧是“雪域神舟”啊!
中车集团推动着中国轨道交通与全世界接轨。我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祖国的铁路事业将站在世界的最顶端!
横林实验小学四(2)班 刘哲煜 指导老师 吴蓉梅

怀着万分的好奇,我参观了火车头制造工厂——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。
疑问1:火车头制造好后怎么运出工厂?我仔细看了工厂版图后,突然明白了,为了方便运输,原来工厂内就已经建造好了轨道,这些轨道和沪宁铁路相连。火车头造好,试验通过后,就可以快速输送到各地。
疑问2:生产一个火车头要花多少时间,耗费多少劳力?讲解员回答道,零件从设计到生产至少半年。而组装一台火车头,只要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组装完毕。我以为如此庞然大物肯定需要很多人组装吧。讲解员说早年组装火车头,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,时间长不说,还有误差。现在组装火车头都是靠高科技,机器手加少量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。难怪一路走来,很少看不到工人。
横林实验小学四(2)班 秦梓妍 指导老师 吴蓉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