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4日上午,小河中学40余名优秀学子走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,走进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,嵇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,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机电科技研学之旅。通过此次“大国小工匠‘小鲁班’体验大学校园”暨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公益活动,同学们在嵇明军教授及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,亲身感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魅力。
在今年4月19日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六次理事会上,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嵇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"机电一体化创新科普教育基地"作为高职院校唯一代表,荣获"2024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优秀科普教育基地"称号。该奖项全国仅五家单位入选,标志着工作室在职业教育与科普融合领域的示范作用获得权威认可。该科普基地自2015年创立以来,始终以“传承匠心,引领未来”为宗旨,构建起"产教融合+科普创新"的特色发展模式。工作室打造的“大国小工匠—‘小鲁班’走进大学实验室”品牌项目,已累计开展科普教育170余期,覆盖大中小学生超5万人次。活动以沉浸式实验课、科技发明展示、跨校联动竞赛等形式,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。
在此次研学活动中,嵇明军教授首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机电入门课。考虑到现场许多初一学生尚未系统学习物理知识,嵇教授精心设计了一套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案。他通过实时投屏系统,将实验操作细节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,让每位同学都能近距离观察到最直观的电磁控制原理。"虽然你们还没学物理,但通过今天的观察,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电磁控制的基本概念。"嵇教授总结道,"这就是机电一体化的魅力——用电来控制机械,让机器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工作。"课后,不少同学表示,这个演示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物理课程充满了期待。
随后,在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,师生走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,仿佛打开了一部生动的职业教育发展史。在志愿者细致的讲解中,同学们认识了刘国钧先生这位实业报国的先驱者。墙上的老照片讲述着学校从初创时期的艰难到如今成为全国首家、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辉煌历程,生动展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。
在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,嵇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参观让同学们大开眼界。这里陈列着嵇教授的多项发明创造,每一件展品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嵇教授亲自操作演示,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各种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。"看,当振动频率达到特定数值时,这个弹簧装置就会剧烈晃动。"随着嵇教授的演示,现场响起阵阵惊叹。他深入浅出地解释道:"这就是共振原理,在高铁运行、桥梁建设中都需要精准控制。"嵇教授的实验,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些看似高深的技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。"这些发明创造不仅需要专业知识,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。"嵇教授的话让同学们深受启发。
创客工作室里洋溢着青春的创新活力。虽然是周末,这里依然有不少大学生在埋头钻研。同学们看到学长们正在调试各类电子元件、组装比赛设备,还有人在编写复杂的控制程序。看着工作台上琳琅满目的电子元件和设计图纸,小河中学的同学们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。
中午时分,同学们来到学校食堂体验大学生活。在品尝校园美食的同时,大家热烈讨论着上午的所见所闻。"原来机电技术离我们这么近""那些发明创造真是太神奇了"......这样的交流让研学体验更加深刻。这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,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从嵇明军大师身上,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在校史馆里,读懂了刘国钧先生实业报国的赤子之心;在创客工作室,感受到了当代青年科技创新的蓬勃朝气。这些生动的体验都在告诉年轻一代:科技兴国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需要脚踏实地、持之以恒的实践。
版权所有现代快报小记者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网站备案号:苏ICP备18017554号-1
Copyright ©2016 kbxj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投诉举报热线:0519-83866216